English

京剧五十年反思(上)

2000-04-07 来源:生活时报 孙焕英 我有话说

作为京剧艺术发展水平的标志,一是创作,二是表演。作为一个时代京剧表演最高水平的标志,就是新的京剧流派诞生。剧目、流派,是京剧进步的两条腿。

我们的“国粹”京剧,有史以来,究竟创作出了多少剧目?近五十年以来,又创作出了多少剧目?京剧的历史,以徽班进京始计,有二百年了。据不完全统计,总共创作出了五千三百多部戏。也就是说,平均每一个五十年,要创作出一千三百五十部戏。按照这个平均数字,我们最近的五十年,应当新创作出一千三百五十部京剧。而实际情况是远远地、大大地低于这个数字。不要说我们近五十来的京剧数量的创作没有超过历史水平,就连这个平均水平都赶不上,甚至是差得很远。再说流派。近五十年以来,京剧艺术基本没有产生有影响的新流派。京剧历史的四个五十年中,第一个五十年,是京剧流派的萌芽时期;第二个五十年,是京剧流派的发展时期;第三个五十年,是京剧流派的繁盛时期;第四个五十年,是京剧流派的停滞时期。在当今的流派演员当中,超越当年流派宗师和艺术大师者罕见。如果说,京剧艺术在创作上虽然发展得缓慢,低于历史的发展速度,但是,它还是创作出了一些新的剧目。那么,京剧的流派创新,基本处于零点状态,甚至原有的流派有的还在萎缩。当今活跃在京剧舞台上的有成就的演员,要么还没入流,要么入的是旧流。总之,缺少挑大梁出新流者。现今出现在舞台上的京剧流派,基本都是五十年以前形成的旧流派。让我们看一看: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曾经出现过八大黑头同唱包公戏的盛况。这八个京剧尖子,同属一个“裘派”。还有四个老生连唱鲁肃的段子,虽然四派,却没有一个新派。张火丁很火,火的却是“程派”。小生行当原有“叶派”和“姜派”大概快消亡了,整个小生界,基本是“叶派”一花独放。至于旦之首“梅派”,生之首“马派”,现在已经成了普及派。除了上述这些经常在京剧舞台上出头露面的旧流派之外,几乎见不到新的京剧流派。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京剧近五十年来在创作上和表演上出现了这些问题呢?概括来说,京剧界的大锅饭、铁饭碗,害了京剧。在过去,京剧界戏班的存亡、演员的生死,皆系于票房的收入。为生死存亡计,它们必须拥有观众。要想有观众,必须要演新戏。没有了观众,也就没有了票房收入,也就没有了饭碗。所以,戏班子必须要尽快尽多地创作新剧目。演员就必须要发挥自己的表演特色并努力形成新的戏剧流派。近五十年来,情况就不同了。京剧院团成了国家的“事业单位”,演员成了“国家干部”。没有观众,演员照样上下班;没有票房收入,剧团照样挂牌子,演员照样发工资。总之,大锅饭,人心散;铁饭碗,人变懒。这散和懒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艺术是个人思维的创造,是自我审美的表达。近五十年来,京剧界恰恰违背了这个规律,搞什么“书记挂帅、集体创作”;搞什么创、演分家而各司其职,否定主角中心而搞导演意志,否定“京剧唱我”而搞“我唱京剧”,不是因演(员)而(创)剧而是因剧而演,让演员去削足适履,等等。在一系列反艺术规律思维模式的框架内,京剧演员成了身上挂满提线的木偶,他们怎么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创造自己的艺术流派!当年的京剧大师们,毕其一生,竭其精虑,踏踏实实地创作和演出,勤勤恳恳地摸索和实验,经过了多少年,终于形成了自己的表演体系并积累了一大批流派剧目。当今,文艺界的浮躁病也传染进了京剧这个高雅的艺术领域。一些演员,就在老师手把手教的那么几出戏上练摊儿,甚至于为了得几个彩、拿几个奖,就练那么几口戏,就像学琴的小孩子为了考级就练那么几首曲子一样。急功近利,短期行为。热衷于“一出戏主义”、“一嗓子效应”,怎么可能出现剧目累累、流派纷呈的局面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